江畔鮮魚紅湯「紅」的秘訣是什麼?齊齊哈爾的烤肉如何與時俱進?胖頭魚湯的鮮香從何而來?相比其他火鍋,滿族火鍋有何不同?殺豬菜裏究竟包含哪些食材?
三餐煙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視大型美食文旅節(jié)目《三餐四季》黑龍江篇,帶你在冰天雪地、白山黑水間,解鎖黑龍江的味覺密碼。
從「塞外江南」牡丹江到「鶴城」齊齊哈爾,一場視覺與味覺的煙火畫卷即將開啟。節(jié)目將於2月16日20:00檔登陸央視綜合頻道,主持人撒貝寧、張舒越攜手文藝嘉賓劉敏濤、楊迪,文化學(xué)者阿成和美食文化學(xué)者姜波組成尋味團,探尋黑龍江美食的萬千氣象!
江畔鮮魚紅湯 寒與暖的辯證法
牡丹江的橫道河子小鎮(zhèn)因鐵路而興,多元文化在這裏交融碰撞,孕育出江畔鮮魚紅湯酸、辣、鮮、甜、香的獨特口感,將洋蔥、西芹、胡蘿蔔等食材先後放入三文魚和其他魚肉製成的高湯中,加入煮熟的甜菜根熬煮,魚湯呈現(xiàn)出鮮紅的色澤,搭配俄羅斯茴香,喝上一口,頃刻間渾身充滿暖意。
對美食的眷戀,往往承載著對生活的熱愛,在橫道河子零下二十幾攝氏度的冬天,人們用一抹艷麗鮮紅的亮色,和一鍋熱氣騰騰的魚湯,留住了幸福的味道。

烤肉 齊齊哈爾的「代表味」
如果每座城市都有獨特的味道,那麼齊齊哈爾彌散著的,一定是烤肉的濃香,支起爐子,擺上烤盤,來自松嫩平原的牛羊,在這裏與齊齊哈爾人完成雙向奔赴。
從原汁原味的家庭拌肉、厚切鮮香的大片肉,到精挑細選的極品雪花,這座城市的炙烤之道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烤肉的分類愈發(fā)精細,烤肉的發(fā)展也逐漸從民間走向商業(yè),從家庭走向全國。滋滋作響的烤盤上,不變的,是香嫩多汁的口感與人們對美食的不懈追求。
在齊齊哈爾,沒有什麼事情是一頓烤肉解決不了的。作為國際烤肉美食之都,今天的齊齊哈爾共有上萬家烤肉店,而在每一個當?shù)厝诵闹?,總有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獨一無二的烤肉味道。

胖頭魚湯 一泓來自鏡泊湖的本味
不到鏡泊湖,枉來牡丹江。鏡泊湖所包含的,不僅是萬頃碧波,在湖底火山巖與軟沙構(gòu)成的基底之上,豐富的礦物質(zhì)與天然的浮遊物孕育了極為細嫩的魚肉。
這一份源於自然饋贈的原始鮮香,在胖頭魚湯上得到了生動呈現(xiàn)。
取鏡泊湖新鮮的胖頭魚,一魚兩用:以魚骨熬煮的奶白魚湯為底,魚尾去骨去皮,切條剁成泥後,手打製成魚丸;將煎炸至微黃的魚頭放入魚湯之中,湯汁沸騰後放入魚丸,鮮嫩軟糯的魚丸與濃郁鮮美的魚湯在此刻完美結(jié)合,一勺魚湯一口魚丸,吃的是天然本味,也是來自牡丹江的冬日至味。

滿族火鍋 火鍋的黑龍江「答案」
熱辣滾燙的四川火鍋、以鮮制勝的廣東打邊爐、清湯鮮切的老北京涮肉……不同地區(qū)的火鍋往往有不同的味覺體驗,而在牡丹江,滿族火鍋將這一份味道熬製成了「鮮」「香」「酸」。
與常規(guī)的火鍋不同,滿族火鍋的湯底摒棄了雞湯,而是使用鮮牛骨搭配雞架,並放入12種海鮮小料、成團的酸菜與骨湯深度融合,經(jīng)過涮煮的食材淋上由韭花、辣油、豆腐乳等食材製成的特色芝麻醬,味道層次豐富,口感醇厚綿長。

殺豬菜 家的味道
如果說在黑龍江,哪一道菜無論老少都鍾愛有加,殺豬菜必然榜上有名。
殺豬菜的主要食材為酸菜和豬肉的各個部位,將剁開的豬棒骨下入冷水燉煮40分鐘後,分別加入切絲的酸菜、白肉與血腸,放入鍋中繼續(xù)燉煮,酸爽和鮮美相互交融,成就了這樣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
美食燉於一鍋,家人圍在一桌,無論走到哪裏,一口殺豬菜,總能喚起黑龍江人對家鄉(xiāng)的記憶,它是北風(fēng)呼嘯時的暖身味、安心味,也是逢年過節(jié)的團圓味、幸福味。

舌尖上的黑龍江 多變的風(fēng)物,生長的傳奇
魚躍米香,肉香四溢。從牡丹江到齊齊哈爾,黑龍江用樸素的飲食智慧與生活美學(xué),講述著河流與土地、牧歌與藍天的四季煙火,它向世人證明,東北的風(fēng)味在舌尖,更在堅韌樂觀的心間。

俄式油炸包融合中西、鏡泊湖鯉魚絲嫩脆鮮香、醋椒白鰱酸爽滑嫩、油炸冰溜子焦酥清爽……黑龍江究竟還藏著多少你不曾聽聞的美食?

2月16日20:00檔,鎖定CCTV-1央視綜合頻道,和《三餐四季》一起走進黑龍江,感受冰天雪地裏的獨特風(fēng)味,探尋蓬勃於黑土地的煙火人間!央視頻App同步直播,敬請關(guān)注。

(來源:央視一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