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呆呆

十年前女兒就和她的同班同學(xué)蔚儀約定將來要一起去雲(yún)南,十年後女兒從澳洲回中國度聖誕假,這趟雲(yún)南之旅才得以成行。

於是我又一次成了女兒的專職司機(jī),駕車從深圳出發(fā),先是到了廣西南寧,已在南寧定居的女兒的髮小芳芳請我們在南寧吃晚飯,去的是一家南寧當(dāng)?shù)厝顺Hサ拇笈艡n,吃了我們從前未曾吃過的極嫩滑爽口又沒有一絲異味的用豬小腸做的脆腸,和清香滿口的假蒟餅。第二天一早我們就離開南寧前往昆明,芳芳又趕在我們出發(fā)前,帶我們?nèi)ゲ耸袌雠赃叧粤艘粰n路邊店的老友粉。如此,這趟旅行的第一站就成了美食之旅。

南寧離昆明近800公里,我們抵達(dá)時天已黑透,我的同學(xué)瑩瑩的先生瑞琪帶著他們的兒子麥兜仍在等我們吃晚餐。

女兒第一次來雲(yún)南,想吃過橋米線,瑞琪便帶我們?nèi)コ?。我是吃過雲(yún)南汽鍋雞和過橋米線的,但瑞琪帶我們?nèi)コ缘哪羌绎埖?,汽鍋雞的鮮甜和米線的滑爽酥嫩,相對於我從前吃過的,卻是令人忍不住要像動漫裏的人物在吃到美食時那般感動得淚流滿面。麥兜小朋友又認(rèn)真地給我們演示了過橋米線的正確吃法,果真,按照麥兜所教,將佐料中的鵪鶉蛋攪碎,再將肉片和玉蘭片等蘸上蛋液放入湯中燙熟,口感愈加地嫩滑了。晚飯後與十多年未見的瑩瑩緊緊相擁的瞬間雖未淚流滿面,但眼眶與鼻腔中都充滿了過橋米線入口那一剎的酸澀感。

我們只在昆明逗留了一天,年底工作十分忙碌的瑩瑩抽空陪了我們一整天,這天原本是我們的觀光之旅,卻又意外地變成了美食之旅,就連我的寵物狗貝貝也成了受益者——在滇池大堤餵每年從西伯利亞飛來過冬的海鷗是遊客來昆明旅遊的「打卡」項目,瑩瑩家就在滇池旁邊,自然是要帶我們?nèi)ヰj海鷗的,而我們餵海鷗的麵包有一部分進(jìn)了狗嘴,成了貝貝的美食。在瑩瑩一家人的陪伴下,女兒如願以償?shù)爻缘搅怂男哪钅畹碾?yún)南菌子,瑞琪還很貼心地給她點了「見手青」,滿足了女兒吃毒菌子的願望。有瑩瑩這個土生土長的昆明人做嚮導(dǎo),我們在雲(yún)南大學(xué)旁的小巷裏吃到了許多地道的特色小吃。當(dāng)然,精神的美食亦未落下:我們參觀了最接地氣的巷巷美術(shù)館,走過中國當(dāng)代文學(xué)家汪曾祺走過的路,瞻仰了學(xué)者、詩人、民主鬥士聞一多的故居。

離開昆明到大理,之前在大理結(jié)識的茶人韓表哥和羅表弟也熱情相邀,穿街走巷帶我們?nèi)コ酝獾厝顺圆坏降陌鬃宀?。席間從茶談到地方美食,羅表弟說要吃最好的本地菜一定要去「凹糟館」,「凹糟館」即是廣東人的「大排檔」與四川人的「蒼蠅館子」,是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去處,外出旅行時若有本地人帶著去吃,才能吃得地道。

然而,本地菜要有本地人帶著吃,而本地人都是在時間的縫隙裏抽空真情陪伴,那份沉甸甸的情誼早已超過了地道的本地菜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