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爆發(fā)以來,印度股市一直處於持續(xù)的牛市中,但受周期性放緩的影響,上月股市較歷史高位回落約9%,隨後又有所反彈。近期的回落可能是「趁低吸納」和搶購部分印度股票的良機。 ●景順投資管理亞太區(qū)環(huán)球市場策略師(日本除外)趙耀庭
儘管筆者曾預料截至11月止季度GDP會有所放緩,但實質按年增長5.4%,遠低於預期(估計為6.5%,上個季度為6.7%)。當前的經濟放緩以及有關印度最大綜合性企業(yè)集團的部分負面消息,或許是外資流出的原因。股市仍展現韌性,互惠基金的內資流入抵消了約一半的外資流出。
私人消費展現復甦跡象
當前的放緩應是周期性的,幾乎是每一個大型經濟體都會發(fā)生的正?,F象。製造業(yè)及國內消費增長相繼走弱,但筆者認為本季度及未來一個季度的季節(jié)性應會推動數據改善。私人消費約佔印度GDP的60%,這意味著要想實現復甦,就需要印度消費者「掏出腰包」。筆者們已看到復甦跡象。節(jié)慶季節(jié)已經開始,極端天氣已結束,加上最後一個季度農業(yè)生產增長,應可共同提振農村消費。
此外,爭議不斷的大選已經結束,印度政府專注於推動增長重回正軌,而且未來數月有望擴大基建刺激。內需提振加上政府開支擴大以及印度儲備銀行減息在即,可能推動私營企業(yè)開支增長並吸引外國投資者關注。
通脹高企經濟存下行風險
話雖如此,風險依然存在。鑑於通脹居高不下,印度儲備銀行在12月份的會議上保持政策利率不變。當前國內經濟的周期性放緩無疑會受惠於印度儲備銀行減息。投資者宜密切關注美國司法部與印度企業(yè)實體之間的任何法律進展。
儘管投資者可能出於部分原因認為印度宏觀經濟正在下行,但經濟和市場並未出局。受政府投資和國內消費改善刺激,未來數個季度增長有望加速。這都令筆者相信,市場和經濟面臨的不利因素正在減退,對於曾因印度股票高估值而靜觀其變的外國投資者而言,這可能是「趁低吸納」和搶購部分印度股票的良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