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仲鳴
小學時,對這首五言絕詩十分嚮往:「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是唐時賈島的《尋隱者不遇》。小小年紀,對那「師」居於山上,採藥度日的隱者生活,十分羨慕;但要「隱」,在今時今日如果沒財,如何度日?
近年,不少報界、教界朋友,都退休了,或自願或被迫;被迫者年紀不算老,收入無繼,要「隱」談何容易?
除賈島那首詩外,還有一首丘為的《尋西山隱者不遇》:「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關無僮僕,窺室惟案幾。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差池不相見,黽俛空仰止。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裏。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雖無賓主意,頗得清淨理。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丘為也是唐時人。有一部書叫《遁世與逍遙》(何鳴著:敦煌文藝出版社,2006年),內有云:「隱士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去群體化的生活,講究個體生存,有點像草原上獨來獨往的豹子,和群體化生存的獅子不同。然而豹子和獅子相比,算不算隱士呢?應當不算,豹子頂多是一個獨行俠。而隱士如果也要『行俠』的話,則會比豹子隱蔽得多。豹子的『獨行』是本性,而隱士的『獨行』是覺悟。」
不錯,「採菊東籬下」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那是「覺悟」,寧願自耕其食。何鳴說:「隱士最早是怎麼產生的?隱逸精神發源在哪裏?有人說先有『士』然後有『隱士』。這話自然是不錯的。那麼『士』又是什麼呢?古人云:『士』是一些通古今、辨然否的人。通俗一點說,『士』就是那種博古通今、懂得審時度勢、明辨是非、善於自我選擇的人。那麼,這個士就不是一般有文化的人,而是一些高士、智者,用現時髦的話說就是,『文化牛人』『知識牛人』精英一類的人物。」
他將隱逸的形態分為以下幾種:
(一)義隱:即是為義而隱,為道而隱,為自己所堅持的道義、人生理想和高尚節操、不與俗流合污,隱居以求其志的人。
(二)時隱:就是因時而隱,或功成身退,趁時而隱,或為避戰火,或因某些特殊的原因,而歸隱山林,在另一個世界裏生活。
(三)朝隱:那些奔走於仕途的有識之士,不能實現抱負。但卻不甘心退出政界,不為權勢富貴,也不為功名利祿,堅持正義。這就是「朝隱」,在朝但不混於污濁的主流,而用人格維繫著清澈的泉溪。
(四)學隱:是指以做學問為己任的隱居方式。學隱可以說是隱逸文化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作出貢獻最大的一種隱逸方式。中國歷朝歷代的名師大儒幾乎都是隱士。
至如「酒隱」則不用說了,因為,無財何來「酒隱」?「道士隱」「佛徒隱」如無信徒恭奉,何能「隱」?若問各種「隱」之中,閣下喜哪種?「學隱」也,但要達此,談何容易哉!
一言以蔽之,要「隱」無財不行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