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中一張照片是攝於1900年代的「被圍觀的攝影師」,相片顯示了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期間,一名德國軍官拿著柯達公司推出的小型照相機與另外一位攝影師對拍,引來許多觀眾的圍觀。
晚清群眾對於攝影這門新技術,既畏懼又好奇,從諸多記述中可以得知,像這樣在街頭圍觀攝影師的事件並非偶然。
據戲曲理論家齊如山回憶,光緒年間,他在北京看到一個外國攝影師被群眾圍觀:「他(攝影師)用三足架把照像器架好,自己蒙上一塊黑布,看了大半天。這還不要緊,彼時人看見過照相的還很少,大家看此不懂,而極以為新奇,於是圍了幾百人,圍得風雨不透……因有這些人圍聚,外國人不但不能照相,且不能對光,但他趕不走這些人,他作揖請安,鬧了一個多鐘頭才照了去。」
攝影師約翰·湯姆記述1871至1872年冬在中國拍攝黃鶴樓的經歷時,也提到了晚清群眾對於攝影的好奇:「城門那時候是關著的,但是還是有一些人設法爬到城牆上,很有禮貌但是確實也是極度好奇地圍觀我拍照片,當他們看見我把照相機對向城牆另一邊的時候,一些人肯定認為我打算朝城裏開炮。」
如今的攝影走入尋常百姓家,被圍觀的攝影師則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