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會頒傑出教學獎 表揚學者優秀表現
為表揚本港8所資助大學學者的優秀教學成就,及對提升教學質量所做的學術貢獻,教資會昨日舉行2024年傑出教學獎頒獎禮,向3組來自多所大學的得獎者作表揚。其中獲得一般教學人員獎項的香港浸會大學計算機科學系講師李原曦,在教學上敢於「Try and Error」,將教育設計與尖端科技相結合,她早在10年前已開始應用虛擬學習平臺,聯繫包括香港以至世界不同地區的學生,進行跨學科跨文化的互動學習,並採用「5D」教學法,讓學生能發現社會需要,發展解決方法,並藉辯論檢討不足得出可行方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陸雅楠
李原曦主力教授非電腦專業學生如何應用資訊科技,對自身的教與學心得,她昨日受訪時特別強調應該創新嘗試,「如果連老師都不敢試錯,那學生就更不敢。」元宇宙(Metaverse)最近數年快速冒起,而李原曦早在2014年已率先落實類似概念,以教育為宗旨建立了虛擬的學習和活動平臺空間,並與時俱進持續完善,至今已經匯聚了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修讀土木工程、設計等不同學科的約2,000名學生,形成了多學科和多元文化的社區,以鼓勵學生跳出舒適圈,與不同的人互動,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
她說,由於文化差異,學生初認識時往往難以立即進入小組合作狀態,為此她收集了學生的喜好,在虛擬平臺上設計了音樂咖啡廳,讓學生可先作食物分享、跳舞等輕鬆交流,建立友誼後才進行小組合作,使協作更順暢,「我的角色是將不同的學生匯聚在一起,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專長和背景,將他們各自的專長結合IT技術,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創造出惠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方案。」
「5D」教學法激發創意思維
為幫助年輕一代認識世界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李原曦近年的教學目標亦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為藍本,並以學生為本設計了「5D」教學法,以激發跨學科創意思維,當中包括讓學生先發現(Discover)需要,再去定義(Define)專案的目標,發展(Develop)可持續解決方法,通過與他人辯論(Debate)檢討不足和完善方案,最後交付(Deliver)具影響力可行的方案。
她表示,打算利用今次教學獎的獎金進一步完善和擴展上述虛擬學習平臺,包括加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讓其扮演導師、朋友和行業專家等角色,與真實學生一起溝通學習。這個設計同時希望,透過對比學生有及沒有與AI交流,會否造成學習上的差異,探索AI對教育影響,以為未來的科技與教學設計提供新的經驗。
方便SEN生使用 不引入VR和MR
李原曦向香港文匯報記者提到,平臺無意引入虛擬現實(VR)或混合現實(MR)技術等額外效果,而會繼續保持平面設計,確保有特殊教育需求(SEN)的學生或教職員能妥善使用,在虛擬平臺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以彌補因較少出外交流造成教學體驗上的差距。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遴選委員會今年從超過20組提名挑選出3組得獎者,他們各獲獎金支持推行創新學與教計劃,以提升教學質量,並成為教資會資助大學界別的傑出教學大使。教資會主席雷添良在頒獎禮強調,教學是歷久常新的使命,亦是香港高等教育得以享譽全球的基石,教資會將繼續視教與學為優先重點,投放額外資源支持教學創新和卓越教學,致力將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