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貓城記》封面圖。 網上圖片

近年流行的科幻小說,當以劉慈欣的作品最吸引人。例如《流浪地球》已拍成賣座的電影,而《三體》也拍成了電視劇集,更有傳言以之為藍本,創辦主題公園。不過,其實早在百年前,中國就有科幻小說了。

「飛機是碎了。在飛機出險以前,我們確是已進了火星的氣圈。那麼,我是已落在火星上了?如真的是這樣,我的朋友的靈魂可以自安了:第一個在火星上的中國人,死得值!」

這段科幻小說的開場白寫於1932年,小說名叫《貓城記》,作者是中國文壇巨擘老舍先生。在清末民初期間,已有一些類似科幻形式的作品出現。一來這類作品數量不多,二來執筆者的文學水平不高,因此所起的影響有限。

在中國科幻發展史上,《貓城記》有一定的地位,正因老舍是著名作家。遺憾的是這本書雖早已譯成英文,但該書的影響力跟他的《茶館》《駱駝祥子》等難以比較。

此書講主角乘飛船到達火星,發現一個「貓城」。城裏住的都是體形與人類相似,但樣貌則好像貓一般的「貓人」。故事的情節就在這「貓城」中發生。不過,讀者不要拿劉慈欣的作品中那跌宕浩蕩的科幻情節來比較,那會令你失望。

主角在火星上認識了兩個朋友—大蠍和小蠍父子,藉著他們知道了貓國的一些歷史和現狀。大蠍是一位貴族官僚,他擁有「迷葉」園、妻妾和貓兵。他出入是用七個人抬著的,甚至有一隊樂手,敲打吹奏著嘈吵的樂器。大蠍介紹,在貓國打死人是沒人管的,法律更管不著「外國人」。這些話大家是否似曾相識?難怪「我的眼中也要落淚,可憐的貓人,生命何在?公理何在?」

火星上除了有貓國外,還有其他國家。作者想探究到貓國之所以這樣貧弱,是否因為外國聯合起來與它為難呢?他得出的答案是:「武力缺乏永遠不是使國際地位失落的原因。國民失了人格,國便慢慢失了國格。沒有人願意與沒國格的國合作的。」

火星上還有許多貧弱的國家,但他們沒有因為貧弱而失去國格和國際地位。但是,沒有人格是由人們自己造成的,是不會得到別人同情的。性格較悲觀的小蠍不像父親,他認識現實,他知道「迷葉」能救治一些病,但不能救治一個國家。

小蠍談到,貓國很早已有自己的教育制度,但又去抄襲外國的。不過摹仿得不好,自己的又傳承不到,結果弄得一塌糊塗。他舉例說:「好像取來一堆新知識,而不曉得研究精神,反倒像污辱了新知識。我們更不能希望這些新知識立刻會令我們像外國一樣興旺起來。」

「經濟、政治、教育、軍事等等不良,足以亡國;但是大家糊塗,足以亡種。」多麼發人深省!外國來侵略貓國,皇帝立刻宣布遷都逃跑,大臣們跟著逃跑,軍隊也跟著逃跑,百姓更加要逃跑。那麼誰來守護國家?難怪小蠍那麼悲觀傷感。

貓人滿口仁義道德,政治理論多多,卻終日爾虞我詐,唯利是圖。不只貪「迷葉」,連磚頭石塊也貪。到外國來侵略時,他們又一窩蜂,爭先恐後地去投降,以求又有官可做。他們的下場一樣是被侵略者消滅。

目睹貓城就在異族入侵之下滅亡,主角體會到「國家滅亡是民族愚鈍的結果……我是聽著滅亡的足音。」最後,主角遇到來自地球上法國的一架探險的飛機,生還回中國。

諷刺是科幻小說常見元素

其實這是一部諷刺社會、針砭時弊的小說。作者的目的是透過對貓城的描寫,揭露、批判和諷刺由晚清到民初時期在中國出現的種種黑暗腐敗、愚昧落後、茍且麻木的現象。

貓人曾經擁有光輝而悠久的歷史,可惜不思上進,現已淪落到以變賣家當,甚至國寶來維持奢華富裕的生活,讀者已感受到他有所指。再說到貓人沉迷一種名叫「迷葉」的「國食」,說是可用來提神的。有時連皇帝、皇后也會「迷葉」癮起,十分難受,皇后竟連打皇帝三個嘴巴子,「迷葉」已支配了貓人的經濟和生命,讓人聯想起危害中國的鴉片煙。

有人覺得此書應算是一本政治寓言小說,不算科幻小說。但事實上在一些科幻小說中也有很多政治諷刺成分,例如早前風靡全球的電影《阿凡達》就是最佳例子。

●雨亭(退休中學中文科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