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貴州雷山的酸湯魚。 資料圖片

日前在內地一家以服務作為招徠的火鍋店吃飯,看到牆壁貼著「雷山酸湯鍋」的廣告,標榜著鍋底中添加了非遺技藝製作的雷山魚醬酸。這個雷山就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而「魚醬酸」是苗族傳統發酵食品之一。

黔蜀路途遠 催生「以酸代鹽」

「魚醬酸」的發現與貴州的地理與物產有著密切的關係。清嘉慶年間的貴州地方志《續黔書》(又名《黔中紀聞》)指:「黔介於滇蜀之中,獨不產鹽,惟仰給於蜀,來遠價昂」,意思是貴州位於雲南和四川之間,只有它是不產鹽的,於是只能仰仗四川的鹽。可是由於黔蜀路途遙遠且崎嶇,所以來價甚貴。貴州人為了解決這個調味上的問題,於是想到「以酸代鹽」的方法。

事實上,魚醬酸並不是什麼新科技,遠在周朝之時已有「醢人」負責製作王室祭祀和食用的發酵食品。(《周禮·天官》)而在北魏末年(公元533年至公元544年)成書的《齊民要術》更有清晰的魚醬食譜。

根據《齊民要術》卷八「作魚醬法」條的原文和注文所載,魚醬的原材料,「第一好」是鯉魚、鯖魚,其次是鱧魚(即烏魚,港稱生魚)。做法頗為複雜:首先,先把魚去鱗、洗淨和拭乾,然後把魚的大骨起出,再把牠切成細片。這個做法是要細密的刀功切斷這些淡水魚的小骨。接下來,按一斗魚肉,加入「黃衣三升」(整粒小麥做的麴。今日稱黃衣麴,是永嘉傳統黃酒的酒麴)、「白鹽二升」、「乾薑一升」(要剁成薑末)、「橘皮一合」(要切絲)的比例調勻,放入甕子,用泥密封,放在烈日曝曬。這裏有個訣竅,就是必須要確保泥能密封「甕子」,不會漏氣。當發酵完成後,就加入好酒調和,成為魚醬。最後,《齊民要術》提醒,要在每年的農曆十二月製作,在夏天之前完成,就不會生蟲。

糯米甜酒做發酵「引子」

至於雷山魚醬酸,它的原材料主要是野生河魚,像魚扇子、巴巖魚、鋼鰍等。大抵是就地取材,因為貴州地處內陸,所以也只能用這些小河魚。不同於南北朝時期的魚醬,雷山人在第一個階段會用完整的一條魚去做,而且會先後兩次用鹽塗抹魚身,使牠脫水並去除魚腥味。配料方面,雷山魚醬酸會使用搗碎了的鮮子薑和辣椒。辣椒固然是辛辣味的主要來源,同時也提供了辣椒的香味。

發酵「引子」方面,雷山魚醬酸不使用黃衣麴,反而是直接加入糯米甜酒作為它的發酵原料。最後,把全部材料放到罈子裏密封,等待大約45日就可以食用。

綜觀《齊民要術》的魚醬和雷山魚醬酸,可以發現「雷山魚醬酸」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南北朝時期的做法,絕對是「飲食界的活化石」。

●葉德平博士,香港教育大學「文化傳承教育與藝術管理榮譽文學士」課程統籌主任、「戲曲與非遺傳承中心」副總監,曾出版多本香港歷史、文化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