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棠 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特許金融分析師

最近有多篇報道直接表達對中國內地經濟和通縮威脅憂慮,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描繪一幅頗悲觀前景。但如果對內地經濟發展歷史表現、當前政策和未來策略有更深入分析及研究,卻會顯示出另一個完全不同或可能更樂觀的前景。

國外市場應知道不可再低估內地經濟發展。30年前,多國都不相信1980年代內地經濟政策方向改變可導致之後20年的巨變。過去四分之一世紀內地經濟變化步伐甚至還沒有被國外市場廣泛接受,而他們對內地的印象便是舊村莊、無邊際農田和低生活水平。內地在這20年已解決很多在社會及經濟上的問題、障礙、困難。而現在,當我們開始在各領域迎頭趕上這些西方強國時,增長速度稍為放緩,便被認為開始懈怠。這甚至不是一個公平公正的評述。解決方法不會只得一個,不同的只是時間、效果問題,而歷史將會證明一切。

擁成功應對金融風暴經驗

多位分析師報告中指出,他們憂慮通縮會引發內地經濟螺旋式下滑。但更重要的是要記住,內地過去面臨類似經濟挑戰,並成功應對。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內地面對一段通縮時期。當年危機導致出口需求下降,政府實施一系列大規模財政刺激方案,增加基礎設施項目,如高速公路和機場支出,有助創造就業機會和增加收入,從而刺激消費並幫助經濟擺脫通縮。另外,人民銀行也實施貨幣政策來對抗通縮,降低利率和儲備金率,並鼓勵貸款和增加貨幣供應。這些措施幫助克服通縮,穩定經濟增長道路,亦顯示出其經濟韌性。根據世界銀行數據,1997年和1998年,內地GDP成長率分別為9.3%和7.8%,仍遠高於全球平均。

工資增長已超越生產力增長

有其他分析文章指出,內地入門級薪資下降反映經濟困境一個主要現象。但這種趨勢也可被視為快速發展經濟體的自然調整。隨著內地由製造業為基礎經濟體轉變為以服務業為基礎經濟體,工資結構勢必會發生變化。據國際勞工組織一份研究報告分析,內地實際工資增長已超過生產力增長,這表明工人薪酬亦從經濟成長中受益。事實上,報告指出,2005年至2022年間,內地實際工資增加近三倍,而勞動生產力增加近一倍。

內地經濟結構與日韓迥異

至於近期多個大行經濟分析師將內地目前的情況與日本「失落十年」和1990年代末韓國經濟挑戰進行比較也是極具誤導性。與日本不同,日本在那時已開始面臨著人口迅速老化和政策欠缺靈活性不足深究,而內地則有一個相對年輕人口的進取政策。加上政府已顯示出願意實施大膽經濟改革意願,相信要跟隨情況不同的日本後塵亦非常困難。根據聯合國數據,2023年,內地只有少於20%人口年齡在65歲以上,而日本則超過30%。同樣,在比較韓國方面,該國是由於外部因素面臨嚴重金融危機,但中國目前的挑戰主要是內部,因此會相對更容易管理。據世界銀行數據,2023年,內地外債佔GDP比例只有15%,而1997年,也就是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韓國比例為38%。所以兩國情況都不可以直接作比較。

發展潛力續推動經濟成長

有投資分析員亦質疑內地依託科技創新和南半球(如非洲)來推動未來成長策略。這種環球策略並非沒有先例。美國在上世紀已鎖定歐洲為戰略性夥伴,亦成功地利用科技創新來推動經濟成長並保持全球競爭力。

中國與南半球開拓新經濟發展路線是一種打通全球經濟策略的舉動,旨在多元化其市場,減少對發達經濟體的依賴。這種策略已產生積極結果。由2009年起,中國已成為非洲最大貿易夥伴。據中非研究倡議組織數據,2023年,中非貿易超過2,500億美元。而在科技開展方面,國家提升其實力之結果亦有目共睹。據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中國排名第12,超過許多發達國家。所製造之高科技產品亦多為全球銷量之首。

另一類研究報告,更直接以短視角度分析,批評政策推出的過程慢而忽視內地正採取積極措施來應對經濟挑戰。如早前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聲明,將消除通縮問題作為優先事項,表明政府並未忽視這個問題,而是積極尋找解決辦法。這一轉變,亦不能夠以其他國家之政策作為依據。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策略不能和美國甚至歐盟作直接比較。

蹄疾步穩應對經濟挑戰

問題其實是明顯的,決策者不會無動於衷。一部分政策固然要立刻解決問題,以快打慢,但這個巨輪亦需要時間接收信息,引擎啟動以至向前推進。美國有3億人口,尚且用了2年時間才擊破通脹。市場對於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需要多少時間解決問題應心中有數。

總括而言,雖然國家經濟無疑面臨著挑戰,但歷史證據和當前趨勢表明,它具有克服這些挑戰的韌性和政策工具。市場參與者應該意識到,國家目前是衡量經濟轉型所帶來的機會,而不是以悲觀態度看待短期經濟之未來。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