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期間,有名店門前大排長龍。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明、文森)內地中秋及國慶為期8天的黃金周昨日結束,截至前日已累計吸引超過100萬人次內地旅客訪港。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遊客數量升幅理想,部分零售行業生意額增逾六成,但首5天假期數據反映,整體生意額較平日只有一兩成升幅,形容「丁財未能同步」。近日,美國權威旅遊雜誌《康泰納仕旅遊者》(Condé Nast Traveler)公布年度的讀者調查,顯示香港在最佳旅遊城巿、最佳機場和最佳航空公司等評選均不敵排名首位的新加坡,其中最佳旅遊城巿更十大不入,有香港旅遊業界認為,香港旅遊業在今年評選中遜於新加坡,主因是香港恢復旅遊業起步較遲,而要提升競爭力,就須有足夠人手提升服務質素,令旅客有良好旅遊體驗。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入境處數字,由上月29日內地雙節長假首天,至前日(10月5日)黃金周結束前一天,內地訪客人次已突破百萬,達1,008,235人,但同期其他海外訪客只有141,029人次到訪,為內地旅客的14%。

謝邱安儀在接受電臺訪問時表示,在訪客帶動下,香港的零售業在國慶黃金周生意額錄得升幅,有個別行業增長兩成以上,家具、家品及鐘錶珠寶等更增逾六成,「估計與金價回落帶動及之前低基數效應有關。」

◆在國慶假期,香港尖沙咀一帶遊人如織。 資料圖片

夜經濟有效 整體與疫前差距大

按地區劃分,以尖沙咀商舖生意升幅最多,其次為旺角和銅鑼灣,惟做本地生意為主的社區商舖料受港人假期外遊及北上消費影響,約有雙位數字跌幅,整體零售業生意額增長不及人流升幅,「感覺今次黃金周首數天較五一黃金周生意好,但其後差距不大。大部分(協會)會員反映市況與疫前2018年同期仍有大差距。」

◆灣仔海濱夜市現場人山人海。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對特區政府推動「夜經濟」,謝邱安儀認為整體市場氣氛不俗,市民也願外出。推出刺激消費措施一定「有好過無」,零售管理協會早前推出的夜消費獎賞亦反應正面,惟參與商戶不多,需要一段時間推動及宣傳。

◆日前,灣仔海濱夜市「煞科日」的無人機表演。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最佳旅遊城巿港十大不入

在最新公布的《康泰納仕旅遊者》第36屆年度讀者選擇獎調查,細分最佳旅遊城巿、最佳度假地點、最佳郵輪航線、最佳火車旅遊、最佳酒店、最佳機場和航空公司等多個項目,今年有526,518名讀者參與調查,結果香港在多個項目也輸給競爭對手新加坡。在最佳旅遊城巿一項,香港十大不入,新加坡則繼去年後蟬聯榜首。

雜誌稱新加坡擁有不斷發展的當代藝術景觀,且新酒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並致力於創新,如景點擎天樹和最近的綠化城邦計劃等,令旅客耳目一新。排名第二及第三位的則為日本東京和韓國首爾。

在全球最佳機場和航空公司兩個項目,同樣由新加坡樟宜機場及新加坡航空奪冠,香港國際機場及國泰航空均排名第六位,只有在全球最佳酒店一項中,有近百年歷史的香港半島酒店排名第六,勝過未打入十大的新加坡。

業界:須足夠人手改善服務

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香港在有關海外讀者的票選中不敵新加坡,原因之一是香港在恢復旅遊上起步點較新加坡遲,「香港去年仍在搞『旅遊氣泡』時,新加坡去年夏天已開始恢復與外地旅遊,到去年底旅客已回復疫情前七成水平,香港起步遲了一年半,海外訪客較少所以在有關票選中當然會落後。」

他認為,提升本港旅遊業競爭力需時,最重要是提升服務質素,「其實旅客最著重的是旅遊體驗,而本港服務質素稍遜是不爭的事實,主要是人手短缺難有優質服務,酒店、食肆等都不夠人,如何提升?政府已放寬多個行業輸入勞工,期望一兩年內人手足夠後服務有所改善。」他表示,提升訪港旅遊體驗除了靠業界,市民也可以出一分力,「其實不止各行業改善服務,整體巿民也可給旅客良好的旅遊體驗,善待旅客,如樂於為問路的遊客指路,會令他們感到高興。」

專家之言:展望外勞輸入 解人手樽頸再追趕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香港在《康泰納仕旅遊者》多項評選中不敵新加坡,香港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其實具備不少得天獨厚的優勢,包括成熟的商業社會和法制基礎,低稅制、國際品牌定價具競爭性等,但目前最大的樽頸是人手短缺及航空業運力未全面復甦,「以酒店為例,不夠人收拾房間,只能接六七成的客,房價當然居高不下。」不過,隨著香港輸入外勞,他相信香港有條件後來居上。

邵家輝解釋,香港旅遊業鬥輸新加坡有客觀原因:「香港取消疫情控制才大半年,航空運力現在才恢復疫前六成水平,今年底才有機會恢復七成,明年才有望恢復疫前水平。航空運力還遠遠沒有全面復甦,海外遊客數量當然沒法反彈。」

人力是另一個阻礙旅遊業進一步發展的樽頸,他以餐飲、零售業為例,「店面以前能安排兩三更人,現在縮至一更人,營業時間只能縮短大半,難以吸引市民和遊客,生意額就必然減少,老闆更不敢增聘人手。」

人力成本轉嫁消費者損競爭力

人手短缺令前線工作人員不勝負荷,會產生跳槽想法,又進一步造成惡性循環,「兩個人做五六個人的工作,肯定怨聲載道,服務質量和態度下降。老闆為搶人手,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又只能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影響競爭力。」

邵家輝強調,全球都在搶人,「香港為什麼輸給新加坡,輸給澳門?新加坡外勞157萬人,佔總人口約28%。澳門都有逾15萬名外勞,佔總勞動人口三分之一。香港雖然說『大增』輸入勞動力,現在僅約輸入五千多外勞。人手嚴重不足,搶人又令成本節節上升、服務質素節節下降,點同人鬥?」他呼籲各界支持輸入勞工,「香港的固有優勢仍在,只要克服人手短缺問題,提升整體競爭力,香港經濟能很快追上來。」

他認為香港背靠大灣區內地城市群是最大優勢,加上香港擁有國際認可的成熟商業社會和法制基礎,以最低廉價錢引入全球優質的正版貨。今次國慶黃金周零售業生意額回升,以及政府推行「夜經濟」,說明香港的根基理想,「大家齊心協力努力,能加快香港復興。」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