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世紀暴雨已超出香港原有排洪系統的設計上限,政府應盡早提升本港排洪能力。圖為黑雨當日全港多處嚴重水浸。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費小燁)香港接連遭受超強颱風「蘇拉」及世紀黑色暴雨蹂躪。在「風」「水」前後,香港特區政府總動員抗災、通渠道以及善後,將破壞減至最低,工程界、地區人士及天文學界對特區政府的迅速應變及善後工作予以肯定。惟極端氣候已超出香港排洪系統的原來設計上限,水浸預報系統及渠道規劃亦不足以應付數百年一遇的暴雨。鑑於全球氣候變化令極端天氣只會愈來愈頻繁出現,自然災害對市民及社會造成的威脅愈來愈大,工程界建議特區政府應盡早提升本港的防洪與排洪能力,同時透過科技與大數據結合天氣預報,盡早預測各區水浸情況並提早作出資源調配,早著先機;另方面也應加強對違規僭建物的執法,減低危機。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渠務署網頁顯示,香港大型防洪設施包括分別位於跑馬地地底及大坑東地底的蓄洪池、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以及新田雨水泵房及元朗排水繞道。

盡快清理河道 回復原有排洪能力

香港工程師學會土木分部代表陳可兒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香港目前的細渠設計只能抵禦不少於50年一遇的雨量,大渠則能抵禦200年一遇的暴雨,但由於雨季可能尚有一兩個月才完結,因此特區政府必須盡快清理河道,讓其回復原有的排洪能力,同時要加強黃大仙及柴灣等水浸黑點的排洪能力。

◆專家對特區政府的迅速應變抗災及善後工作予以肯定。圖為公務員團隊全力清理暴雨造成的泥濘路面。資料圖片

地下蓄洪池計劃涉及很大工程,要地理配合再經仔細研究才能興建,並非「話建就建」。陳可兒舉例,跑馬地蓄洪池的容量多達6萬立方米,相等於24個標準游泳池,顯示工程龐大且佔用很大地底面積,「做這類計劃前必須研究範圍內的地底構建物、地面樓宇的業權、環保、交通及工程對居民的影響,其可行性是因地制宜?!?/p>

建蓄洪池要求高 適合地點不易找

該會副會長周健德則指,蓄洪池上方的建築物不能太高,因此跑馬地及大坑東蓄洪池都是建於足球場之下,「適合的地點不易找。」在考慮地理環境及成本效益下,發展基建時需加強「韌性」,例如在設計道路和橋樑等基建時,須顧及其抵禦天災的能力,並提前制訂預案。

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李志康強調,極端天氣對城市帶來的後果可以十分嚴重,相信未來十年只會不斷發生,重申韌性基建設計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不過,要提升整體排洪及抵禦暴雨的能力「非兩三年可以做到」,因此建議政府建立各區地貌資料(例如是否低窪)、水浸黑點及去水能力的數據庫,再配合天氣預報預計未來的水浸情況,以期更快動用資源去重災區進行清理去水渠等工作。同時,僭建、違例改道及霸佔官地等違規情況亦是暴雨下的安全危機,特區政府應加強執法。

暴雨難預測 困擾全世界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正所謂天有不測之風雲,預測天氣從來是一門高深學問,香港氣象學家、香港天文臺前助理臺長梁榮武指出,香港暴雨警告信號使用已超過30年,「黑雨」表示香港廣泛地區已錄得或預料會有每小時雨量超過70毫米的豪雨。政府動用「極端狀況」安排,即等同於八號風球的安排,是使用較為彈性的做法,十分恰當。

梁榮武強調,香港天文臺預測水平已不亞於其他先進地區,但暴雨是最難掌握的天氣系統,不僅困擾香港,也困擾全世界。暴雨帶與颱風事實上有很大的分別,颱風是一個頗大的系統,預測技術層面上,系統越大越易掌握,而暴雨帶變化莫測,方向十分容易改變,從時間和空間的尺度上屬於較小系統,因此難以預測。同時,暴雨帶隨機性很大,即使預測到大範圍可能出現暴雨,但無法得知具體位置,很難要求天文臺預早通知市民何時出現極端暴雨。

特首:加緊主動巡查水浸高危區

經歷十號颱風「蘇拉」及世紀黑色暴雨的來襲,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晨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政府處理世紀暴雨已全力以赴、爭分奪秒,共有9,000人至10,000人準備和候命,10個文書職系部門,如律政司、教育局等,都調配到前線支援?!敢话阄穆毻缕匠2皇菓标犖?,但都參與前線工作,例如清理樹枝淤泥,或配合我們到中心內支援營運及提供任何申請,或送住戶到中心或回家等,所以是按實際需要來做。」政府亦會認真檢視,包括天氣預報系統,讓市民掌握更多及更細節資訊,以及減低水浸的風險,在風險較大的地區優先做渠道擴闊及改善工程。

各區將展開渠務擴闊工程

李家超指出,本周一個別地區發生水浸,主要原因是有個別地區在短時間內集中降雨,有地方的雨量高達每小時100毫米,渠務署已迅速應對,即時派出應變隊伍,盡快恢復交通往來。而未來幾日仍有可能有局部地區性大雨,甚至是雷暴,渠務署人員會加緊主動巡查各區河道和渠溝,並清理仍遺留的雜物,減低各區再出現水浸的風險。

對於周一局部地區大雨下,將軍澳、觀塘再出現有水浸,排水系統是否要提升,李家超指,政府有計劃在不同地方進行渠務擴闊工程、維修或加建工程。

今次處理世紀暴雨,在預警、應對和善後方面,特區政府都會總結經驗。在天氣預報系統方面,他指出:「雖然現今科技對雨量變化預測有限制,所以在發放訊息時間及資訊內容有一定限制,但我們會檢視如何可以從提高安全系數,以及讓市民可掌握更多及更細節資訊,作好準備。」

讚各部門全力以赴投入抗災

他又指,渠務署多年來已將120多個水浸黑點減至4個,會加緊巡查各區河道及渠溝,減低再出現水浸的風險,亦會在風險較大的地區優先做渠道擴闊及改善工程。

李家超說:「各部門做到全力以赴、堅守崗位、全程投入、爭分奪秒,達到效果?!箒K讚揚公務員應對雨災的表現,指當日有近一萬名公務員候命,文書職系部門也調配到前線支援。他又指,經過各部門連日復修,社會大體回復正常,交通亦符合預期。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