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彈鋼琴』」,幾十年前,毛澤東曾這樣提醒人們統籌協調的重要性。如今,中國如何通過「彈鋼琴」推動經濟全面恢復,將成為2023年全國兩會的一大看點。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更複雜的內外環境。國外,新冠疫情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衝擊餘波未了,烏克蘭危機仍在發酵,大國博弈、地緣衝突加劇全球政治經濟風險。國內,「拚經濟」已掀起熱潮,但疫情造成的影響還在,不少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仍步履維艱,消費和投資擴大面臨多重製約。

值得注意的是,時下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並非全是周期性的,很多是體制性、結構性的。不論是提高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還是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加強統籌協調、完善經濟治理都刻不容緩。

如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所言,近年來中國經濟部分領域出現「單打一」現象,帶來一些損失。這啟示人們,經濟是一個多種變量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系統,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原則,協調處理好多個重大關係。

對此,高層亦有清晰認知。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明確要求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並專門提出「六個統籌」方法論。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進一步定調今年政府工作,強調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由此觀之,要「彈鋼琴」,不能「單打一」,料將成為今後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制定的底層邏輯。分析人士認為,在這一理念下,今年中國經濟政策或呈現三個變化。

其一,主次先後更加分明。「彈鋼琴」,首先需要「樂譜」。高質量發展已被中共二十大報告列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首要任務,今後所有經濟政策都將圍繞這一「主曲譜」展開。

其中,提振經濟增長可能是當務之急。在楊偉民看來,高質量發展是質量和數量的統一。在現階段,中國仍需保持經濟增速在合理區間,這是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時站穩腳跟的關鍵。考慮到疫情三年中國年平均經濟增速低於潛在增長率,當前需及時採取措施,扭轉經濟增速持續下滑態勢。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也表示,讓經濟恢復到疫情前增長態勢,是眼下提振預期的根本出路。但在通過宏觀政策工具實現儘可能高的經濟增長後,須抓緊時機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加強對非公企業的產權保護和法治建設。這才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其二,政策力度更加合理。在加大政策力度,全力以赴「拚經濟」的同時,也要防止用力過度、過猛遺留風險隱患,「樂音」成「噪音」。

這一點在近日多部委發聲中已有所體現。如中國財政部部長劉昆稱,將綜合考慮助企紓困需要和財政承受能力,在落實好前期出臺政策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減稅降費措施。

其三,方案設計更加精準。在民眾對未來信心不足,儲蓄心切情況下如何恢復和擴大消費,外需走弱之際怎樣有效提振外貿,一系列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多管齊下,治標也治本。

此外,隨著經濟逐步恢復,以往出臺的部分臨時性救助政策也應隨之調整。有觀察認為,調整的對象、時機、方式、節奏,不應只從某地區、某行業出發,而要周密考慮對經濟建設全局的影響,妥善選擇。否則,就成了「亂彈琴」。

每年全國兩會都是外界觀察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窗口。相信通過今年兩會期間釋放的政策信號,中國如何「彈鋼琴」將更加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中國經濟的美妙「協奏曲」也更值得期待。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