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進程。在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政壇新陣容、經濟開新局、民主新敘事、開放新舉措都受到密切關注。香港文匯報今日啟動兩會專題報道,首先推出「兩會前瞻」系列欄目,聚焦今次兩會核心熱點議題,邀請專家學者、代表委員暢談關注與思考。

內地經濟復甦需時。圖為山西太原某售樓處。(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2023年開年,防疫政策優化調整後中國經濟呈現快速修復勢頭,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發力拚經濟,力促「開門紅」。然而,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正處於下行換擋周期,加之三年新冠疫情重創市場主體,企業投資、家庭消費趨保守,已成經濟復甦的突出障礙。疫後中國經濟如何突破困局,料將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熱議焦點。今年恰逢政府換屆的關鍵時點,經濟學家表示,當務之急是盡快消除疫情對經濟的傷痕,以全面改革開放的新部署提振信心。

隨著防疫政策的調整及穩增長政策的出臺,各地迅速重現煙火氣,海內外研究機構紛紛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不過,經濟復甦並不均衡,儘管春節期間旅遊餐飲等服務消費大幅反彈,仍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汽車、住房等消費尚未明顯改善;新能源、智能製造等新興行業市場需求旺盛,傳統製造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仍然信心不足,預期不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疫後中國經濟如何突破困局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焦點。圖為理想汽車常州基地的工人在加緊生產。(資料圖片)

不要低估外部不確定性

「今年中國經濟向好發展的趨勢是確定的。」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認為有四個核心支撐因素。首先是疫情防控政策優化,預計僅社會經濟活動的恢復,就可帶來1.5個百分點左右的經濟增長。第二是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相關產業政策和民生政策的托舉,會在今年產生更為明顯的效應。

至於另兩個核心支撐,劉元春認為,一個是中國經濟自身的增長韌性和新動能帶來的拉動效應,另一個則是中共二十大產生的紅利和新一屆政府的換屆效應。一季度以來,各地方都表現出信心和實幹精神,全面出臺了穩增長的舉措,因此換屆效應不可低估,預計中央也將在三月份兩會時公布促進經濟增長的一攬子政策。

至於今年經濟面臨的困難,劉元春認為主要來自於不確定性。從國內看,未來是否會出現第二波疫情衝擊具有不確定性;房地產投資增速能否在今年年底轉正還存在不確定性。地方政府財力和債務問題可能使穩增長受到約束,「如果不顧債務約束進行投資刺激,可能加劇地方債務問題,產生超級灰犀牛風險。」從外部看,俄烏衝突、美聯儲持續加息、美國遏制中國的新動向,可能令中國出口和投資的外部環境發生較大變化。

財策幣策直接轉向拉動需求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分析師祝寶良向香港文匯報指出,過去三年疫情應對中,積極的宏觀政策在保市場主體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保住了生產和產業鏈,但需求端出現新問題。

祝寶良舉例說,連續的大幅減稅降費,使得稅收收入佔GDP比重降到15%左右,處於非常低的水平;保市場主體,保住了存量就業,但也帶來「殭屍企業」無法退出、產業結構調整困難等問題;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創新步伐放慢,給新增就業帶來很大壓力。總體來看,保市場主體干預了微觀主體的很多行為。

祝寶良由此建議,2023年宏觀調控政策要轉變思路,繼續保留減稅降費的普惠性政策,退稅緩稅政策,將其作為一項普惠政策繼續保留幾年,給中小微企業一定的緩衝期,其他政策則逐步退出,財政和貨幣政策直接轉向拉動需求,同時解決好科技創新的問題。財政可以增加教育、醫療等普惠性支出,加大對地方政府的轉移支出,要求地方政府通過發放消費券、產業支持政策、發放補貼等方式拉動當地經濟。貨幣政策建議保留小微企業普惠貸款,退出其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推出一些普惠性的房貸政策,比如降低房貸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等。

劉元春提出建議,要找到啟動消費的支點,可以通過抵押補充貸款(PSL)等政策性金融工具建立房屋改造基金,鼓勵城市居民住房裝修,啟動對農民工保障性住房的建設,還可以一定程度減免消費稅,降低消費成本。從根本上提高消費水平,則需要靠收入政策,這取決於經濟增速的持續提升和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善,涉及深層次改革問題。

機構對今年中國經濟預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將從2022年的3%增長至5.2%,比去年10月的預測高出0.8個百分點;宏觀經濟政策支持將逐步退出,貨幣政策預計將在2023年有所收緊,但仍將保持適度寬鬆,到2024年才會轉為中性,需要警惕房地產市場風險可能引發的宏觀金融風險。

摩根士丹利:中國2023年GDP增速有望達到5.7%,2024年增速預計為5.1%,如果能在政策預期等方面給民營企業足夠的確定性,中國可以借助國內產業升級,抵消美國高科技投資、技術限制的部分影響。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預計2023年中國GDP增速在5%左右,第一、二、三、四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可能約為3.4%、7.2%、4.2%、5.2%。可考慮適度增加赤字率,對沖外需收縮的影響。

【專家解讀】提振信心扭轉預期 再推全面改革開放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今年的經濟工作要「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多位專家直言,疫後時代政府要減少對經濟的直接干預,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

「當前經濟的核心問題是扭轉預期轉弱。」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分析說,民營企業投資佔比,從原來超過60%,現在下滑到55%。如果以這樣的趨勢繼續下去,即使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再度加碼,政府的力量與市場的力量難以形成合力,穩增長的政策效果會嚴重遞減,一再加碼反而將導致更大經濟風險。

壯大民營經濟 提升內生動能

劉尚希指出,中共二十大報告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特別指出要「壯大」,在過去這種提法不多見。要扭轉目前預期轉弱的態勢,關鍵是釋放出持續、清晰、不被干擾的信號,讓民資、民企更有長期信心,這在當前及今後都是一個事關國家命運的大事。「簡單重複過去的話語,不足以扭轉已經很弱的預期。」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則認為,今年經濟工作的核心是要部署全面改革開放的方案,通過改革重整信心,改善市場主體預期,提升各類市場主體的內生動能。對於關鍵領域的改革,要提前提出、共同討論。制度型開放要有新舉措,布局進一步鼓勵外資外貿的政策。對於各界關注的「資本躺平」等問題,中央經濟工作已經提出從法治和制度層面,落實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平等競爭等舉措,單一舉措可能很難在短期內改變市場預期,需要出臺系統集成方案並強化政策落實。

落實改革開放 提高政策效果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分析師祝寶良則直言,改善預期、提振微觀市場信心必須做實事。對於很多大企業來說,它們並不需要支持政策,只希望地方政府落實好改革開放的相關規定。今年各地都出臺了一攬子穩住經濟的政策,但傳統政策偏多,政策效果可能不盡如人意,這些做法可能無法穩定預期,反而可能帶來尋租問題。

祝寶良提出,要以實際行動穩定外商投資企業信心。「招商喊口號是沒用的,必須要做實事,要堅持擴大改革開放的措施,比如落實中歐投資協定等;要保障優質民營企業也能同等享受到貸款支持,盡快解決平臺企業整治問題,恢復平臺經濟發展等。」此外,相信疫情之後,消除不必要的政策干預和政策障礙,市場能夠做出應有反應,要更多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減少政府對經濟的直接干預。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