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羅洪嘯 北京報道)11月6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讓整個北方一夜入冬,為保障百姓溫暖過冬,中國石油今日(8日)表示,今冬明春天然氣資源供應量將突破1000億立方米,同比增加8.4%,創(chuàng)歷史新高,國產氣量、進口氣量、儲氣庫採氣量等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增幅分別達3.3%、17%、16.3%。能源飯碗端在自己手裏,是石油人低溫嚴寒中的踏冰巡線,是堅守崗位的24小時待命,是漫天風雪中的奮力搶修,他們披星戴月,只為讓百姓冬日如春。

在冬供保衛(wèi)戰(zhàn)中,中國石油三大氣區(qū)全力保障安全生產運行,增強保供「底氣」。長慶油田2萬多口氣井高負荷生產,8000餘名採氣人奮戰(zhàn)在冬供最前線,當日產量保持在1.22億立方米以上。作為西氣東輸的主要氣源地,塔里木油田克拉2、克深等主力氣田正高負荷生產,全油田550餘口天然氣井強勢發(fā)力,天然氣日產量達9000萬立方米。西南油氣田加快推進開發(fā)井鑽試和新井投產等工作,持續(xù)增強保供能力,為川渝地區(qū)民生及國民經濟發(fā)展增添「底氣」。


被稱為「地下糧倉」的儲氣庫,是重要的天然氣基礎設施,也是調峰保供的重要方式。寒潮到來後,西南地區(qū)首座儲氣庫——相國寺儲氣庫存氣量超40億立方米。新疆油田呼圖壁儲氣庫調整工程二期建設進入衝刺階段,最高日產量將達到3000萬立方米。11月6日下午,遼河儲氣庫群打開10口採氣井閥門,初期每日向全國大管網輸氣800萬立方米,助力東北和京津冀地區(qū)應對本輪寒潮。目前,中國石油所屬儲氣庫(群)均已完成註氣任務。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